

电 话:0530-8508508
手 机:13034552599
微 信:13034552599
邮 箱:13034552599@qq.com
地 址:山东省巨野中小企业孵化园
养殖场废气废水处理:耐腐性与装配规则全解析
浏览: |
2025-07-07 11:24
养殖场废气废水处理:耐腐性与装配规则全解析
在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养殖场废气废水处理至关重要,关乎环境生态平衡、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养殖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。而其中的耐腐性与装配规则,是确保处理系统长效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,值得深入探究。
一、养殖场废气废水***性与处理难点
养殖场废气主要含氨气、硫化氢等恶臭气体,废水则富含有机物、氮磷、病菌微生物,成分复杂且腐蚀性强。这些废气废水若直接排放,会对土壤、水体、***气造成严重污染,腐蚀周边建筑与设备。处理时,需应对高浓度污染物、恶劣环境条件,耐腐性成为***要考量。
二、处理设备的耐腐性要求
(一)材质选择
1. 金属材料:不锈钢是常用选项,如 304、316 不锈钢,含铬、镍等合金元素,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,抗酸碱腐蚀,适用于酸性废气废水环境,像硫酸、盐酸雾气及含低浓度有机酸废水处理设备。但长期面对高氯离子或强碱性工况,可能局部腐蚀,需定期维护。
2. 非金属材料:玻璃钢(FRP)具备***异耐腐蚀性,以树脂为基体、玻璃纤维增强,耐多种酸碱盐溶液,用于废气净化塔、废水调节池等结构,质轻高强,不过紫外线长期照射易老化,需添加抗老化剂或做防护层。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塑料材质,化学稳定性高,成本低,常制管道、小型储罐,但机械强度有限,不耐高温,使用温度有上限。
(二)防腐涂层与衬里
金属设备可涂覆环氧、聚氨酯等防腐漆,隔***腐蚀介质,施工要确保表面清洁、涂层均匀无瑕疵。衬里方面,橡胶衬里柔韧耐磨,耐酸碱交替,常用于泵阀内腔;聚四氟乙烯(PTFE)衬里,耐蚀性能***,耐温范围广,适配高温强腐蚀废气废水,多用于关键反应釜、换热器。

三、养殖场废气废水处理装配规则
(一)预处理单元装配
1. 格栅与沉砂池:格栅拦截废水中毛发、粪便残渣等***颗粒物,角度 45° - 60°,间距依养殖种类、后续工艺定,家禽养殖场可设 1 - 3cm 间距细格栅。沉砂池去除砂粒,水流流速控制在 0.1 - 0.3m/s,便于砂粒沉降,两者串联,保障后续设备畅通。
2. 调节池:容积按 8 - 12 小时养殖排水周期设计,配备液位计、搅拌装置,使水质水量均衡,避免冲击负荷。进水管设于池上部 1/3 处,出水管在池底,防止短流,底部污泥定期清理。
(二)废气处理核心工艺装配
1. 生物滤池:填料是关键,选用陶粒、火山岩、树皮等多孔材料,堆积密度 0.5 - 0.8g/cm³,比表面积***,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。布气系统均匀分布,穿孔管或筛板式,孔径 2 - 5mm,保证废气与填料充分接触,停留时间 30 - 60 秒,除臭效率可达 70% - 90%。
2. 光催化氧化设备:光源波长匹配催化剂活性波段,常用紫外灯,功率依处理气量选,催化剂二氧化钛负载于蜂窝陶瓷等载体,固定牢固,气流通道顺畅,防止粉尘沉积遮挡光线,模块间密封,杜***泄漏。
(三)废水处理主体工艺装配
1. 厌氧发酵罐:罐体圆柱形,锥底利排泥,材质厚 8 - 12mm 钢板,焊缝探伤检测防渗漏。搅拌器桨叶倾斜 15° - 30°,转速 10 - 30rpm,打破浮渣、混匀污泥,温度维持 35 - 38℃,pH 6.8 - 7.2,保障厌氧菌活性,产甲烷高效。
2. ***氧曝气池:池深 4 - 6m,宽长比 1:3 - 1:5,曝气头均匀分布池底,间距 0.5 - 0.8m,空气扩散均匀,动力效率***于 2kgO₂/(kW·h),溶解氧控制在 2 - 4mg/L,推动水流循环,降解有机物。
(四)附属设施与管路装配
1. 风机与水泵:风机选型依风量、风压,考虑管道阻力损失,预留 10% - 20%余量,安装减震垫、消声器,降低噪音振动。水泵扬程满足***不利点提升需求,流量适配处理规模,进出口装软连接、止回阀,防回流、减震。
2. 管路铺设:主管道流速废气 10 - 15m/s、废水 1 - 1.5m/s,支管适当放***,管材匹配介质,焊接或法兰连接,阀门就近操作,设检修平台、爬梯,方便维护,热胀冷缩处设补偿器,防管道变形破裂。
四、电气与自控系统装配要点
控制柜防护等级 IP54 以上,位置通风干燥、远离水源火源。传感器精准监测 pH、溶解氧、温度、液位等参数,变送器信号稳定传输至 PLC 系统,误差±5%。PLC 编程逻辑严谨,实现设备联动、自动切换,故障报警及时,远程监控可实时掌握处理系统运行状态,便于调整***化工艺参数。
养殖场废气废水处理的耐腐性与装配规则相辅相成,从设备选材、工艺布局到细节把控,每一步都影响处理成效。唯有严格遵循相关准则,结合养殖场实际,才能构建耐用、高效处理体系,守护养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。